湖北荊門市龍泉中學開展“五進五送”系列活動
荊門市教育局教師管理科負責人、荊門市教師發展中心、鐘祥市教育局、鐘祥市教師發展中心、荊門市龍泉中學名優教師團隊及兩所學校的領導、老師等共計一百余人參加了活動。綿綿春雨貴如油,名師送教正當時。上午8時30分,啟動儀式分別在鐘祥市胡集高中、鐘祥市舊口高中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行。胡集高中校長劉益民代表胡集高中、鐘祥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先勇代表舊口高中致歡迎詞,荊門市龍泉中學紀委書記王全軍代表名師工作室團隊發言。
荊門市教師發展中心支部書記、主任向云同志強調市教師發展中心作為智匯基層“五進五送”活動的組織實施單位,大力支持名師工作室建設、發展,為名師工作室開展活動提供平臺支撐;不斷強化活動保障,審核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加強與結對學校的溝通協調,確;顒涌茖W有序地推進。荊門市教育局教師管理科負責人翁濤同志強調“五進五送”活動是市教育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動名師優質資源下沉、助力鄉村及薄弱學校教師素質提升的一項創新措施。并且針對本次活動的安排,談了三點感受,即活動安排全面具體,兩地、兩校高度重視,名師送教層次高。
一是開展智匯課堂。首先是龍泉中學名優教師示范課。這次送教促研活動類型多樣,有名優教師送教示范課、受教學校教師展示課、評課交流和專題講座;覆蓋范圍廣,包含生物、物理、語文、外語、化學、政治六門高考學科;授課對象全面,涉及到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來自龍泉中學的優秀教師杜騫、張萌萌、時琴、杜三三、楊玲、常華清等分別為胡集高中、舊口高中師生展示了精心準備的示范課。
其中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歐陽榮華指導的杜騫老師示范課《模型回歸》,從一道聯考試題入手,提出模型回歸的“化繁為簡”的樸素物理美學思想;通過展現生活當中物理現象的圖片和視頻,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的魅力。然后通過例題和練習帶領學生探究歸納相似題型的通用解法,滲透和鞏固模型回歸的思想。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靜指導的張萌萌老師示范課《生態工程》,以案例教學為主要形式,以近50年滇池的環境變化為主線,通過問題“污染的原因、如何修復”的引導,在學生們分組討論、方案設計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時琴老師的語文課語言清晰,情緒飽滿,教學過程張弛有度;杜三三老師富有激情,迅速把學生帶進課堂之中,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圍中達成教學目標;楊玲老師的課程緊張有序,知識容量大,建構起了有機的知識網絡體系;常華清老師由例題引入,詳細而全面地為學生分析了辨析類試題的解題思路與技巧,課堂高效且不失生動。
接著是舊口高中教師展示講學共生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課。講學共生小組合作學習是2015年9月舊口高中針對學校教學實際提出來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講,老師聽;學生講,學生聽,以學生講為主。學生通過對課本、導學案的預習、理解、反思,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然后講給別人聽,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共同提高。
二是開展評課交流。課程結束后,胡集高中、舊口高中授課教師以學科組為單位與龍泉中學送教的名優教師進行了集中討論和評課活動。主講教師就自己課程設計思路與重難點進行了闡述,各聽課教師分享了自己對于課程的感悟與思考,并重點討論了新課標核心素養下課程與教學的設計思路,F場交流氛圍熱烈而融洽。此次授課、評課活動給兩所高中的師生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覺,讓老師們的教學智慧在交流碰撞中擦出了美麗的火花。
三是開展專家講座。“歐陽榮華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歐陽榮華作了《班級學生學習目標達成的思考與實踐》專題報告。歐陽老師通過自己在27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中對實驗班班級學生學習目標如何逐步達成的冷靜思考與總結,從學校層面、學段目標、教師層面三個方面分享了工作心得。他提到學校應當加強引導與支持,為實驗班學生營造良好學習環境;不同學段應當采取不同培養方式,階段性促成實驗班人才培養;教師應當因材施教,關注每位學生的發展需求。胡集高中的老師聆聽后表示:“歐陽老師的講座中有許多點子可操作性強,值得學習借鑒,令人眼前一亮,為我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受益匪淺。”
“劉靜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靜老師作了《全心的投入“滿分”的回報》專題報告。劉靜老師結合自身2022年帶領學生獲得生物高考滿分的經歷,從“明趨勢保方向,定目標保節奏,強教法保高度,優學法保落實,鍛品格保擔當,重協作保高效,調狀態保發揮”七個方面分享了高考備考策略。來自舊口高中的老師感慨:“劉靜老師分享的備考策略干貨滿滿,實用性強,很受啟發。”
四是開展結對聯誼。胡集高中校長劉益民表示,此次龍泉中學名師團隊開展的送教促研活動,充分發揮了名師工作室教學示范引領作用,為我們老師們提供了一個優質的心得交流、資源分享、學習提升的平臺。之后我們繼續聯合龍泉中學,常態化開展聯合教學教研活動,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舊口高中校長張慶表示,此次結對聯誼活動如春風化雨滋潤著舊口高中教育人的心田,也為全體老師的教研注入生機與活動,助力教師在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名師引領促成長 ,攜手并進綻芬芳,為振興荊門鄉村教育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