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在線管理條例
“記錄微公益,傳遞正能量”
為配合此項行動,公益在線•中國特制了“公益記者”證。自此證投入使用以來,會員普遍反映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向被采訪、記錄對象傳達行動含義,節省了一些手續和金錢。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超范圍要求的使用,都可能破壞證件的含金量和“記錄行動”的崇高意義,要感謝那些給公益記者方便和照顧的人和單位,一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也應多從對方的權益立場考慮出發,做一個有學問、有修養的記錄人。
為深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現代慈善精神,加強和促進公益記者隊伍的建設和發展,特就《公益在線公益記錄者證辦理辦法》重新予以規范和修訂。
一、性質與任務
公益在線•中國由北京益行智庫信息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公益性官方網站。以“記錄微公益,傳遞正能量”為核心,“傳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臺,傳承公益精神,推動公益發展”為理念,以公益記錄者為中堅力量,盡社會之責,行天下之善,用手中的筆觸和鏡頭,做公民理念的積極倡導者、踐行者。
各工作站主要從事各類公益新聞正能量報道。定位于記錄宣傳各地公益事件,挖掘身邊弱勢群體,用公益記錄者的手機、相機、筆等工具,記錄身邊的好人好事、求助人群真實信息、公益活動新聞等。宗旨是記錄微公益,傳播正能量!通過公益在線平臺,充分發揮橋梁紐帶的作用,影響更多愛心企業和人士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積極和社會各界資源合作,實現共贏。
二、組織與成員
工作站實行站長負責制,設站長一名。站長負責記錄者采寫活動的組織實施;負責工作站活動計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每年一次向記錄者成員做工作報告;站長有責任發現和培養記錄者中的人才,并加以重用;通常站長代表工作站對外進行聯絡,必須處理好工作站與其它部門的關系。愛心工作站設主任一名,副站長、副主任3到6人,配合主任的工作,參與工作站的全面管理,并分管某項具體工作。站長和主任向各部門負責,及時上情下達和下情上達,如有重要決定,原則上必須先報告各部,經協商同意后方可實行。
三、機構與職責
機構設置:
愛心工作站機構的設置采取動態的管理辦法,根據不同時期的需要適時調整,但原則上保持相對的穩定。愛心工作站設辦公室,其功能是維持工作站的日常管理,作為工作站的一個固定的信息交流場所。工作站分設為:辦公室、外聯部、編輯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各部別設部長一名,公益記者若干,分別對站內的各項工作進行管理。其職責分別是:
辦公室:對日常工作做出安排,制訂值班表,并督促實施,召集工作站成員開會,進行宣傳布置,傳達編輯部的臨時安排。負責工作站資料的整理和保管,進行會議記錄和來稿的登記工作。
外聯部:負責對外聯系相關部門和愛心企業,對工作站各類活動予以支持。
采編部:主要從事消息、通訊類稿件的采寫以及公益新聞采寫的策劃和分配任務等工作,同時公益記者必須按照編輯部的發稿計劃安排稿件的采寫,完成任務的同時,可以從事其它稿件的寫作。對公益記者遞交的稿件進行審稿,加工修改稿件,按期發稿。及時反映稿件出現的一些情況,并幫助公益記者提高專業技能。
人力資源:協助工作站負責人做好志愿者、公益記者管理,活動安排,人員配備等工作
財務部:對所有工作站的收入支出做明細登記、及及時公布。
后勤部:為工作站的活動運行提供后勤保障。
工作站職責:
1、工作站設站長、主任各一名,日常工作實行站長負責制,工作站站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工作站全面工作;工作站主任監督站長及工作站的違規行為;
2、各工作站對公益記者必須嚴格把關,積極整合高端正能量愛心人士,推薦公益記者,各工作站負責人必須簽字;
3、發展公益記者實行屬地管理,當地沒有工作站的,協助推薦當地有能力者成立工作站。推薦異地公益記者,必須先由當地所屬工作站進行考核審查。
4、任何個人、愛心工作站禁止以任何理由收取不當費用;公益記者之間不私下互相經濟往來,一旦發生意外責任自負。
5、工作站對所有公益記者的稿件數量和公益活動參與次數做詳細記錄。
四、例會與培訓:
例會制度是為了保證信息來源的暢通和快捷而采取的辦法。每兩個月工作站召開例會,及時傳達上級各項工作精神,進行工作總結,對公益記者進行培訓,對公益記者的交稿量及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匯總,對交稿數量多、質量好的公益記者,會上要給予表揚,對工作不積極并長時間不來的公益記者將進給予批評,并根據其表現情況決定其去留。
五、愛心志愿者招募
工作站成員以發展愛心志愿者為主,定期組織參與各類愛心公益活動,積極發現正能量有新聞愛好者,考察合格者,可以由本人發起申請工作站主任推薦申請加入公益記者。
六、公益記者申請條件
1、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2、從事公益多年,公益行業做過貢獻的;
3、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者;
4、公職人員;
5、其他特殊人才。
七、公益記者表格填寫須知
1、申請表格打印出來手填,根據要求如實填寫,并簽字按手;
2、提交相關學歷證明;
3、身份證正面復印粘貼至表格處;
4、提供一寸白底電子版正裝相片;
5、所有公益記者登錄官網可查詢。
6、統一公益馬甲、帽子提升團隊形象,馬甲大小在表格右下角必須注明;
八、公益記者職責:
1、公益記者應在第一時間趕到公益現場,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采寫任務,遇到難題及時請教工作站負責人。
2、進行公益記錄時注意文明禮貌,大方得體,統一著裝,并佩戴胸牌。
3、公益稿件經工作站反復檢查、編輯審核后方能上傳。
4、稿件上傳上及時,原則上一天更新一次,最遲不超過兩天。
5、公益稿件務必認真細致,對信息發布不準確者予以處罰。
6、公益記者在有任務的情況下,如需請假,需提前告知工作站負責人,申請請假,并把相關事宜告知接班人。
7、不得傳播違反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學校規章制度的負面報道,不得宣揚迷信、淫穢、賭博、暴力等不良信息。
8、每年提供稿件或者參加公益活動累計不低于六次。
九、稿件管理
1、文字稿件必須是word文檔,按新聞要求規范寫好;
2、圖片必須是原始圖片,添加附件發郵箱;
3、稿件內容一次成形,網站編輯不負責大面積改稿;
4、其他網站鏈接、公眾號等內容發來,不予發表;
5、公益稿件必須中國公益在線首發;
6、公益報道必須公益記者親自現場參加;
7、各地稿件投稿中國公益在線投稿信箱348171444@qq.com
8、優秀稿件在世界導報公益慈善專版刊登發表。
十、考核與評優
公益在線•中國總部對各工作站每年進行一次考核活動,根據相關管理規定,對愛心工作站整體工作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站長繼續留任,考核未通過,對站長免職,或撤銷工作站。
愛心工作站每年評選出優秀公益記者若干名,進行表彰,頒發榮譽證書。
各地主任、公益記者、志愿者每年總部進行評選,公益在線•中國年會上進行表彰。
特別申明:公益記者證非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新聞記者證,是在采寫公益事件時的身份證明,請勿做他用。

公益在線徽標在國家商標局注冊版權
說到公益,人們或許不會陌生。360百科如此詮釋:公益是指有關社會公眾的福祉和利益。而提到公益記錄者,大家也許會感到新奇和不解。因為嚴格意義上講,他們不是記者,不是媒體人,但他們卻用手中的筆觸和鏡頭,大睜著凝聚使命的“第三只眼”,搜尋捕捉著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真實記錄著公益敏感的大事小情,持續不懈地履行著職責,傳播著溫暖:他關注陽光下的弱勢病困群體,呼吁全社會的愛心支援;曝光陰影里的陋習丑事,警示公民的良知發現;弘揚正知正行的好人楷模,促進文明環境的凈化和提升……這,就是中國公益在線的公益記錄者們——一群傳遞良知與愛心正能量的公益志愿者。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可謂工、農、商、學、兵身份一應俱全……他們沒有任何報酬,卻無怨無悔地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自覺自愿地擔當起社會責任,勇立時代最前沿,倡導和推動著公民理念和社會公益的提升和發展。而所有這一切,憑得只是普通公民的一腔熱血和良知。其實,這些公民理念的積極倡導者以及務實踐行者,也與我們一樣平常而普通,隨時隨地就在你我他的身邊。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讓我們選定這一時段回放鏡頭,去搜尋當今社會最嬌艷的那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