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扶貧路 一顆赤子心‖河北順德集團駐巨鹿縣洪水口村第一書記高步勇
說起這十個年頭,無論是在內丘西楊寨、小良村,還是在威縣仁里集,在巨鹿洪水口,3000多個日日夜夜里,讓高步勇最開心的是跟貧困群眾一起跑資金、拉項目、修路、賣葡萄、建養殖場等苦干實干的日子,最難忘的是貧困戶的目光由暗變亮、由僵變活、能夠自力更生的時刻,最記憶猶新、時刻警醒自己的是10年前的承諾:“我是從村里走出來的,我要為鄉親們辦點實事兒。”
從農村來到農村去
巨鹿縣張王疃鄉大留莊村,是生他養他的地方,也是一個貧困村。特別是小時候,吃過苦、受過累,知道白面饅頭要掰開分著吃,知道貧困戶是多想有人能拉自己一把。特別是他從小受到良好的家風家教熏陶,爺爺這一輩人兄弟三人,兩人都曾入伍從軍,退伍后都曾在村黨支部任職多年。爺爺是建國后大留莊村第一批應征入伍的解放軍戰士,他的父輩兄弟三人也都是共產黨員。爺爺退伍還鄉后,在村黨支部任職期間,勤儉節約,克己奉公,常年累月為群眾辦實事。二叔高福超是現任大留莊村黨支部書記,任職期間,正逢脫貧攻堅沖刺階段,因而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高步勇所在的大家庭,家風和諧、正義立人、求知奮進。在這樣一個家庭成長,受環境的熏陶和長輩們的言傳身教,高步勇從小就產生了為改變農村貧困落后面貌而努力的決心。也正因為他是農民的孩子,從農村來再到農村去,因而他就想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2012年6月,他在妻子的不舍、孩子的哭鬧、村干部的不屑,甚至是村民的好奇中,一頭扎進了內丘西楊寨村。
進駐西楊寨時,村里沒有一條硬化路面,進村出村的道路坡度有45°多,連牛羊都難以上去,更別提雨雪天怎么出行了。他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要讓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就必須先把路修好?粗p腳陷在泥里的老百姓,高步勇二話沒說,帶著僅有的1名駐村隊員,跑了32天,爭取到80余萬資金,修通了出村的公路,并把村里的街巷全部硬化。路通心亮,村民交口稱贊“還是共產黨好,辦實事”。
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駐村幫扶,首要任務就是幫助貧困戶脫貧;厥资甓嗟鸟v村幫扶工作,他住過驢棚、趟過洪水,干過泥瓦匠,也當過講解員;雖是“糙漢子”,但也流過眼淚,干過“繡花功夫”搞教育。2015年,當精準扶貧的號角吹響,作為一名扶貧老兵,他又一次義無反顧地報了名。在內丘縣小良村,他帶領駐村隊員和村“兩委”成員搞肉驢養殖,重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起初沒經驗,又缺少住的地方,于是他就吃住在養驢場,天天聞著驢糞味,挨著蚊蟲咬;“7.19”洪災期間,小良村雖然沒有受災,但他心里還是放不下災區百姓,于是利用個人關系協調社團組織為重災區捐贈了4萬元的物資。扶貧期滿離村那天,百年老房被洪水沖出大窟窿受災的群眾,非拉住高步勇的手讓他到家里吃碗大鍋菜再走,并眼含熱淚地說:“要不是你們大雨夜到家中救我,把我架出來,我這條老命早就交代了。”
2017年3月,他被派駐到威縣仁里集村駐村,為了改善村內“雜草叢生,柴火垛到處可見”的狀況,經多方協調跑辦,鋪設了8700平方米的便道磚。有件小事讓他印象深刻,幾個婦女吃完紅薯,本來掀開門簾就想把皮扔出去,可是隨即又把手縮回來,并笑瞇瞇地沖著高步勇說:“高書記你把俺村弄得太干凈了,俺都不好意思往地上隨便扔東西了。”一個該村的閨女回娘家燒紙,進了村,竟然不敢相信那是自己的娘家村,看到鄉親后就說:“一年多沒回咱村,咋變化這么大呀!”
2018年6月,巨鹿縣洪水口村街道改造、污水管網鋪設、“手拉手”教育扶貧工程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妻子連打3個電話把在駐村一線工作的高步勇叫回了邢臺。這次回家沒去別處,而是直奔醫院,見到病床上右腳骨折的孩子,看著全家人期盼的目光,他既心疼又愧疚。孩子急需手術,家里希望他這個“主心骨”能留下來多陪伴兩天,但想到村里的工程正值關鍵期,那承載的是1380名村民的期望,因此當孩子的手術一結束,他便立刻趕回村里。還有一件小事傳遍了洪水口村,一位80歲的老人在棋攤兒突發心臟病,路過的高步勇憑經驗判斷他是心臟病,于是火速趕回駐地取來常備的速效救心丸給老人服下。親人聞訊趕來后,發現老人已轉危為安、漸漸恢復體征。在隨后的日子里,老人的四個兒子輪番感謝高步勇,都被他以“鄉里鄉親,舉手之勞”的理由婉言謝絕。
他要繼續干下去
駐村幫扶十年多,他從一個35歲的小伙變成了44歲的大叔。期間,有人常問他,一直在村里扶貧,回單位怎么辦?孩子小,家庭怎么辦?每當這個時候,他就會想起自己為什么來,來了要做什么,組織交給自己的任務是否完成了;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受過的苦和累,想起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面臨的新挑戰,想起要為家鄉父老辦點事的初心……
任重道遠,磨煉著他的意志;振興有望,堅定著他的信心。高步勇常說,在村里你可以沒有萬丈光芒,但一定要做到溫暖有光。哪里有需要就在哪里工作,他來自農村,現在他要感恩和回報農村。只要能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共同富裕,能讓百姓說一聲共產黨好,讓基層組織更強大,那么他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駐村幫扶十年多,雖然愧對家庭,但他過得很充實、很幸福,還有一絲憂慮。充實的是,一直以來都想讓老鄉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基本達成所愿;幸福的是,44歲的人生價值得到了充分釋放和實現;憂慮的是,鄉村振興還在繼續,駐村的人居環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有人問他,十年駐村、今又駐村,那還要不要家?他說,身為一名共產黨員,如果能讓農村好起來、富起來、美起來,那么每一個幫扶戰場就都是我的家。我要繼續在農村待下去,干下去!
(上圖:在高步勇的帶領下,所在的駐村工作隊屢獲殊榮)
(上圖:高步勇在駐村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受到榮譽嘉獎)
【人物小記】高步勇,現任河北順德投資集團工會副主席。從2012年基層組織建設年開始下鄉,先后到內丘、威縣、巨鹿開展精準扶貧工作。2018年3月,榮獲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被評為“全省扶貧脫貧優秀駐村工作隊員”;2020至2021年,連續兩年獲評“ 河北省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公益記者 崔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