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公告 證件查詢

“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慈善資助項目第二期在港大深圳醫院啟動

2023-03-03 13:10:12本文來源:公益在線

2023年3月3日是第24次中國愛耳日。當天上午,由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攜手裕同公益基金會、施波文化舉辦的“裕同樂之愛”豎琴專場公益音樂會在醫院門診醫技樓一樓中庭奏響,拉開了“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慈善資助項目第二期資助啟動的序幕。

深圳獅子會同仁、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負責人、人工耳蝸植入慈善資助患者及家屬、聽障患者及社會愛心機構人士出席活動。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療服務和教學副院長李詠梅教授、財務總監王清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關亞峰,深圳獅子會第一副會長聶向東、深圳獅子會筆架山服務隊年度隊長何東卓、項目發起人筆架山服務隊前隊長、深圳獅子會理事八分區主席左清、深圳獅子會助殘委主席蘇健華共同觸球啟動項目。隨后,深圳獅子會筆架山服務隊隊長何東卓、深圳市華獅公益基金會王海平、杭州溫商慈善基金會趙永祥、深圳獅子會景田服務隊楊佳㛤、新安服務隊張媛媛、樂善服務隊等代表該團隊將共同籌集的20萬元人民幣善款在現場向院方進行了捐贈交接。

當日活動分享了“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慈善資助項目第一期慈善資助患者回訪、交流,還舉辦了形式多樣的聽力健康宣傳咨詢活動,向聽障患者及家屬廣泛宣傳預防聽力損傷與耳聾的科普知識,并對聽障兒童進行免費聽力篩查、家庭情況調查及資助對象篩選,為“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慈善資助項目第二期開展做前期準備。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療服務和教學副院長李詠梅教授對深圳獅子會表示感謝,很開心有社會愛心人士的參與,他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樹立了榜樣。并呼吁更多善心人士加入醫院的慈善項目,與醫院攜手更好地服務患兒回歸到有聲的世界,助其健康地成長。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關亞峰主任介紹,據統計中國每年新增聽力障礙兒童2萬余人,大部分患兒在4歲之前即發生聽力障礙,由于語言無法輸入,進而導致兒童失語,嚴重危害兒童身心健康。人工耳蝸是一種替代人體耳蝸功能的電子裝置,植入后可幫助患有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患者恢復聽覺。但人工耳蝸及手術費、康復治療費用高,讓許多貧困的聽力障礙家庭望而卻步。因此,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攜手深圳獅子會于2022年7月成立并啟動“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植入醫療援助項目,首次籌款20萬元,為全國范圍內的貧困聽力障礙患者提供人工耳蝸手術資助。

項目發起人深圳獅子會筆架山服務隊前隊長左清介紹,繼首期“獅聰之愛”人工耳蝸植入醫療援助項目啟動后,捐款20萬元中已有5名患者在年度得到及時資金援助,已經有幸運兒連接到有聲世界,人生從而更加美好,她感到由衷欣慰和價值感。項目第一期尚有少量善款,現場篩選符合資助條件的患者可獲得1-3萬元的慈善資助。接下來獅聰之愛項目會持續堅持做下去,希望能資助到全國更多的困難家庭,并為聽力障礙患者提供人工耳蝸手術資助。

據醫院介紹,有需要的患者可咨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門診,需提供家庭經濟情況相關證明,填寫《人工耳蝸醫療援助項目申請表》并提供醫學病歷資料,經評估通過后可獲資助。(張強)

攝影:黃鳳鳴

責編:張明劍

附:第二十四次全國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口號

1. 關愛聽力健康,建設健康中國

2. 努力實現人人享有耳及聽力保健服務

3. 將耳及聽力保健服務融入初級衛生保健

4. 預防聽力障礙,共享美好時代

5. 實施康復救助,實現聽力殘疾兒童“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6. 及早康復,及早聆聽

7. 重視聽力篩查:從新生兒到老年人

8. 關愛老年人聽力健康,科學佩戴助聽設備

9. 了解助聽設備,助力更好聆聽

10. 科學使用電子設備,遠離噪聲損傷

中國公益在線 本文來源:公益在線   責任編輯:武躍先

最新內容

中華慈善總會亞飛公益基金戰略合作《備》(2019)12-21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18002049號  技術支持:國視云新媒體中心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版權聲明| 招聘信息| 管理團隊| 刪稿指南| 如何求助| 管理條例| 公益記者| 律師顧問| ↓新聞訂閱

中國公益在線由益行智庫信息科學研究院獨家運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989號

丰满少妇一级a片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