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聽力不好,在社區就能得到幫助?騰訊與多地合作共建“15分鐘銀發聽力服務圈”
在深圳市蛇口街道的組織和指導下,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前海蛇口自貿區醫院等為社區老人開展義診活動
在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為老人開展聽力篩查
打造“15分鐘銀發聽力服務圈”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中國聽力健康現狀及發展趨勢》報告測算,中國老年聽障群體規模達到了1.2億。聽力損失已成為對老年群體影響僅次于高血壓、關節炎的常見慢性病,不僅如此,它還是導致老年人跌倒、認知障礙、抑郁等問題的風險因素。
不僅老年人自己,很多人都誤以為老年人“耳背”是自然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相關調研發現,我國耳病患者接受過聽力檢測的僅有7.4%,其中65歲以上老年人在過去一年接受過聽力檢測的僅為8%。
“其實聽力的下降是一件長期且隱形的事,往往發現問題時已經積累了很多年,再去做干預為時已晚。“華東師范大學康復科學系教師、聽力學實驗室負責人趙航表示,老人聽力問題亟需一個面對面解決和干預的過程。
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在調研時發現,目前老人聽力相關的服務網絡主要有兩條,一是去醫院就醫,二是線下的助聽器驗配店,通過這些方式可獲得專業的治療意見和助聽方案。為了進一步提高老人聽力健康服務的便利性,讓老人在家門口就可以獲得幫助,2022年開始,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便與各地民政部門、養老機構、專業協會組織合作,在社區護理站、老年大學、養老公寓等場所搭建老人聽力健康服務網絡。
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產品負責人楊博介紹,目前我國90%以上的老年人都在居家或依托社區養老,按照國家建設“15分鐘養老服務圈”的倡議,騰訊希望與各方共創合作,為老人打造“15分鐘聽力服務圈”,幫助老人了解自己的聽力情況,及早關注、及早干預、及早康復。
在這些社區線下服務網點,騰訊將圍繞“聽力科普—聽力篩查—就醫導診—助聽器試用—聽覺康復適應性訓練”這些主要的聽力健康干預環節,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工具、聽力健康服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專業環節的資源保障。在聽力健康服務實施過程中,對那些需要佩戴助聽器但是購買能力不足的老人,也會提供助聽器的捐贈支持。
楊博表示:“2023年希望完善數字化能力,通過規;穆犃】捣⻊站W絡,讓老人享受到更便利聽力健康服務,干預鏈路也能走得深一點,從最初發現聽力有問題,到真正佩戴上助聽器,進而提高中國老人佩戴助聽器的比例。歡迎合作伙伴通過yinfatingli.qq.com網站了解更多共創信息。”
提升老人聽力健康,科技助力社會共益
騰訊為助力老年人聽力健康提供全流程、系統化的解決方案。在去年9月25日的國際聾人日上,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發布了國內首個集成聽力篩查、聽力科普及聽覺模擬的一體化小程序——銀發聽力健康,讓老人在相對安靜的場合中,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聽力自查。據了解,在社區服務站點為老人進行聽力篩查,也將通過這樣的數字化工具展開,并同步增加了提高志愿者服務效率的相關功能。
“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由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聯合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出品,騰訊會議天籟實驗室提供AI語音算法技術,騰訊醫典、北京聽力協會及聽力學專家學者提供專業內容支持和科學性指導。其中,“聽力測試”功能可在安靜環境中用手機配耳機或問卷量表的方式,幫助老人測試聽不聽得見、聽不聽得清;“聽力科普”功能提供促進聽力健康主要環節的權威醫學科普,還打造了聽覺模擬室,讓聽力正常用戶可以切身感知聽障老人的聽覺世界,更好地關愛身邊的老年人。
同時,騰訊還攜手助聽器廠商智聽科技推出了摯聽(騰訊天籟inside)助聽器“公益助老款”;谠趯崟r音頻領域多年的積累,天籟自研AI算法幫助國產助聽器廠商將復雜場景下語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讓千元級的國產助聽器,也能媲美萬元進口助聽器的性能。
為了讓佩戴助聽器的老人盡快適應佩戴后的聲音環境、恢復聽力感受,3月3日,“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正式上線適應性訓練方案。該方案還原了與老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場景,如買菜、電話、家人聚會等,讓剛剛佩戴助聽器、還在適應中的老人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由訓練,以加強對于生活中無法聽清聲音的分辨,早日康復正常聽力。
“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上線適應性訓練方案
趙航表示:“騰訊‘銀發聽力健康’小程序的設計和國際上‘以人為本’(Person-Centered Care,PCC)的聽力康復服務理念是一致的。當一個人知道自己存在聽力損失、接受它,到尋求幫助、配戴助聽器,再到調整自己的助聽器進入聽覺康復,要經過很長的心路歷程。因此要符合老年人心理,在前期做好科普和引導至關重要。“
中國正在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聽力問題已成為老齡化趨勢中突出的健康問題。騰訊SSV銀發科技實驗室負責人竇瑞剛表示,科技助老需要持續的投入,與社會多方力量協力共創,“騰訊將做好科技到服務的連接器,持續探索共創、共識、共享的可持續公益助老之路,通過內外部共創推動技術普惠,實現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正向循環,希望讓更多老年人從中獲益。”